岳麓书院是千年学府,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自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正式创立以来,一直被奉为理学“道南正脉”,以传播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的湖湘文化为己任。
既往千年, 岳麓书院名家名人荟萃,其中不乏“宝古佬”(邵阳在历史上曾叫宝庆府,邵阳人被称为“宝古佬”)的身影。大概是3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岳麓书院:在历史长河中踏浪而歌的“邵阳人”》。在这篇文章里,我写了清朝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宁乡人,祖籍新化高平,即今邵阳隆回高平镇),写了魏源(名符其实的邵阳人,出生于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写了曾国藩(曾的老家双峰荷叶塘曾一度属于邵阳专区)。
这几年随着对邵阳历史人物了解的深入,我发现自己之前写的那篇文章非常片面,尤其是漏掉了几位关键先贤。因此,我决定重写此文,将标题改为《追寻千年岳麓书院里的邵阳人》。
长沙岳麓书院建筑一角
一、岳麓书院里的邵阳籍山长
一座学校能否办好,关键在校长。岳麓书院享誉千年,主因是历任山长(相当于校长)如张栻、朱熹、罗典、袁名曜、欧阳厚钧等皆为饱学之士,他们大多兼学者和教育家于一身,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并身体力行。综合岳麓书院史和湖南大学校史统计,岳麓书院自创办以来有姓名可考的山长累计58位,其中有一位山长是土生土长的邵阳人,另有一位山长祖籍邵阳。
岳麓书院那位土生土长于邵阳的山长是车万育。
对很多人来讲,车万育这个名字很陌生,但在邵阳史学界,车万育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出生于邵阳大名鼎鼎的车氏家族,是清军入关后第一位邵阳进士。2008年岳麓书社出了一本名叫《车氏一家集》的书,里面有车万育的专门介绍。
邵阳市博物馆广场上的车万育铜像
车万育(1632-1705),字双亭,又字与山,号鹤田,是今湖南邵阳县岩口铺镇吊井楼村人。其祖父车大敬是邵阳当世大儒,堂伯车大任是进士,官浙江布政使(参政)。清康熙二年(1663年),车万育与兄车万备一起参加湖广乡试中举,次年考取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掌登闻院事。史书记载说他生性耿直,学问赅博,精于书法,著有《声律启蒙》《集唐诗》《萤照堂明代书法石刻》等著作。
车万育于康熙年间任岳麓书院山长,是岳麓书院第13位山长。
车万育在岳麓书院任山长的事迹,史书记载甚少,但在今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东北角有一座“自卑亭”,东面朝江的门额上嵌入“自卑亭”三字,为车万育所题。该亭名含义取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与岳麓书院治学思想一脉相承,也合乎车氏治学个性。
车万育题写的“自卑亭”
值得一说的是,车万育与其子车鼎晋、其孙车敏来,祖孙三代皆为进士。
岳麓书院另一位祖籍邵阳的山长是袁名曜(1764-1835)。
袁名曜出生于湖南宁乡市花明楼镇常山村,通常被认为是宁乡人,但他的祖籍地是清朝新化县高平,据此也有人认为他是今娄底市新化人。其实,清朝的新化县高平如今并不属于今娄底市新化县,而是属于邵阳市隆回县。因为民国以后的新化县被一分为三,其中,大部分划给今娄底市新化县,其余分别划给今邵阳市隆回县、新邵县,而袁名曜的祖籍地高平被划给今隆回县,因此,如果按籍贯,可以说袁名曜是今邵阳市隆回县人。
据湖南邵阳隆回袁氏族谱记载,袁名曜生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是邵阳隆回袁氏必凝公的后代。袁名曜本身也在岳麓书院读过书,师从岳麓书院最著名的山长罗典(进士出身,1782年出任岳麓书院山长,并且五次连任,主持岳麓书院长达27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24岁的袁名曜被选为拔贡生,后中举人。嘉庆六年(1801年),袁名曜进士及第,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国史馆纂修、功臣馆纂修,独修《高宗实录》。
袁名曜铜像
袁名曜考取进士入翰林院,作为皇帝的近臣,本有大好前程,但让人惊讶又佩服的是,他在那儿干了11年(1812年)后,才42岁竟然辞官不做,跑到岳麓书院做山长,专心教书育人。
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5年,培养了魏源、罗饶典、陈本钦、张中阶等一大批杰出学生,其中最著名的是魏源。而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为岳麓书院做了半副对联。
据公开资料记载,相传清嘉庆年间,袁名曜主持维修岳麓书院,完工之时,门人请他为书院大门撰写对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众人苦思不得结果,贡生张中阶至,脱口说出:“于斯为盛。”于是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好一个“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这幅对联妙就妙在既让人充分感受岳麓书院的自信与霸气,又属于巧对和绝对。上联“惟楚有才”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岳麓书院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下联合起来的意思是说:楚国人才济济,岳麓书院就是精英荟萃的地方(注意:上下联中的“惟”、“于”都是文言虚词,作语气助词用,“惟”非“唯或唯一”之意——编者注)。
后亦有好事者挑刺认为,这副联的格局是“平起仄收”,不合格律,据说曾有许多人想修改,可怎么改也无法超越前联,只好作罢。
岳麓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制,与长沙时务学堂合并成立湖南高等学堂,该校于1926年正式更名为湖南大学。如今的湖南大学仍保留岳麓书院作为单独机构,最近20多年担任岳麓书院院长的朱汉民、肖永明,皆为邵阳人。
二、岳麓书院培养的邵阳名人
既往千年,岳麓书院培养了无数杰出学子,例如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江忠源、刘长佑、郭嵩焘等等。在我之前写的文章里,我着重写过我们邵阳人魏源。
众所周知,魏源是今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人,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16岁考取秀才,被人惊呼为天才少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魏源入岳麓书院学习,准备参加拔贡考试(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秀才,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魏源在岳麓书院学习期间,正值袁名曜任山长,得到袁悉心教导,当年顺利通过拔贡考试,成为宝庆府仅有的两名贡生,保送入京深造。
邵阳市博物馆广场的魏源铜像
魏源28岁在顺天府(北京)参加举人考试,考取“南元”(外省人在北京参加举人考试,最高只能得第二名,俗称“南元”),更是享誉全国。然而魏源考进士却受尽波折,一共考了六次、历22年,直到50岁才考上。
分析魏源很晚考上进士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他的学问不行,恰恰相反,而是因为他的学问太深太超前。魏源在岳麓书院学习深受书院“经世致用”精神影响,读书注重追求解决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问题,这与封建科举侧重写八股文的要求不合,从而影响了他通过进士考试。
魏源虽然考进士不顺利,但他潜心钻研学问、著书立说获得卓越成就。道光五年(1825年),他在首次考进士落第后,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主编《皇朝经世文编》120卷;又助江苏巡抚陶澍办漕运、水利诸事,撰《筹漕篇》、《筹鹾篇》和《湖广水利论》等。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时年47岁的魏源经历四次考进士失败后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接受好友林则徐建议撰写《海国图志》。在这部书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系统介绍西方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对中国后来追求现代化产生巨大影响。魏源也因为被公认为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在岳麓书院读过书的邵阳名人,据我所知,除了魏源,还有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曾廉、贺金声等(肯定不止他们,希望大家补充)。其中:
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在岳麓书院读书时,山长是欧阳厚钧。此公是岳麓书院继罗典、袁名曜之后的著名山长,也是一位进士,曾任浙江道监察御使等职,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被聘为山长,主持岳麓书院27年,曾国藩、胡林翼、郭嵩焘等近代名人也皆出自他门下。……
贺金声曾在岳麓书院读书,史书有明确记录,时间是1883年,是他在长沙考取副贡生之后,但当时岳麓书院山长是谁,却无记载,笔者曾多方查询仍无收获,希望有识之士赐教。
关于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贺金声的生平事迹,我将写专门文章介绍,本文不赘述。如果大家想详细了解他们,请关注“大邵乡亲”后面的文章。
三、邵阳籍岳麓书院人对后世的影响
既往千年,车万育、魏源、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等邵阳籍岳麓书院人只是浩瀚银河里的几颗闪亮星子,但他们身上闪耀的岳麓书院“经世致用”精神,一直影响和启迪后世学人学子开创事业。
例如车万育强调“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对曾国藩构成深刻影响,曾氏后来用兵做事强调“结硬寨、打呆仗”,与车氏思想如出一辙。
例如魏源舍弃钻研八股文而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是高度践行“经世致用”和实事求是,不仅震惊时人,更加速开启中国近代化,对我们今天坚持改革开放仍有积极意义。
例如江忠源面对太平天国战乱导致生灵涂炭,毅然投笔从戎率先组建湘军勘乱,第一个拉开湖南人凭军功快速登上全国舞台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