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运用“科技+制度”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日期:2022-05-07     浏览:152    
核心提示:打造具有绥宁特色的基层群众自治新模式,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贡献绥宁力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绥宁县长铺镇江口园社区一居民晚上外出散步时发现多处路灯损坏,便通过线上政务平台随拍功能上传了现场图片。该县城管、住建等部门收到消息后迅速行动,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让路灯重新恢复光亮。

全县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暨社会治理六项重点工作攻坚行动动员大会

这是绥宁县研发部署线上政务平台——“绥事(随时)办”后,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小程序快速获得上级指令并采取行动的一个事例。

信息化手段为基层减负增能

“绥宁县气象台4月16日9时发布天气简讯:昨天08时至今天08时全县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大到暴雨……因连续性降水,请注意防范地质灾害……”4月16日9时25分,绥宁县332个村级和行业微信工作群里同时发布了这样一则便民消息,覆盖到该县的每一个家庭。这是该县坚持制度机制创新和现代科技创新取得的有效成果。

 

随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深入推进,绥宁县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根据地区交通欠发达,地广人稀和干群办事运行成本较高的特点,2020年,该县平安办与湖南政法系统智能化建设协同创新研究院共同开发了绥宁微网格微信矩阵。“绥事(随时)办”小程序作为该系统的核心程序,能把线上微网格服务无缝对接线下网格管理,推行“矛盾纠纷随时报、隐患问题随时拍、社会治安随时巡、重点人员随时管、群众需求随时帮”。同时还能开展意见征求、投票表决和监督管理等功能,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绥宁微网格
 

“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高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积极性,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我县紧抓“科技+制度”双轮驱动,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基层减负增能,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插上智能化的翅膀。”绥宁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苏仁华表示,“绥事(随时)办”运行以来,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

双轮驱动让治理精准高效

3月中旬,随着最后一条减速带的施工完成,在江口园社区幸福家园小区的万家坪大桥至绥宁县第二小学沿线,一条条黄色的减速带格外显眼。

 

 

在这之前,此路段有500米未安装减速带,还有不少地方减速带破损严重,且人流量很大,常有机动车经过,速度较快,行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的出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现象,社区居民刘爱香、王碧容等人用“绥事(随时)办”拍下路面状况,上传系统和社区平安建设微信工作群,并在群内详细反映了这一情况,将广大居民的诉求表达出来,自发地参与到社区事务的管理中来。

社区平安专干袁再兴在接到情况反映后,第一时间组织刘爱香、王碧容等居民代表来到现场查看路况,随后向上级和交警部门反映了这一问题,寻求协商解决的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群众和多部门的参与下,今年3月,减速带如愿安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绥宁运用“科技+制度”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减速带减的不仅仅是车速,更是藏在暗处的安全隐患。”王碧容开心地说:“我们只要有问题,就在微信群里反映,每次都能又快又好地解决。”
 

“科技的力量不容小觑,现在家家户户都被纳入到了绥宁微网格微信矩阵中来,大事小事都能在微信群里反映,一改以往群众反映问题无门的窘状。”袁再兴介绍,“绥事(随时)办”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居民自发参与社区管理,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和睦了,干群之间的距离也更近了。
 

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挑战

走在绥宁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互助互爱的邻里关系、文明和谐的社区生活……点点滴滴的变化,疏通了绥宁县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激活了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实现了社会治理的“华丽蝶变”。

绥宁运用“科技+制度”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0年,绥宁县成功晋升全省“平安县”,首创信访“三无县”。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绥事(随时)办”小程序拥有用户量近11万人,发布通知公告和便民信息9200多条,利用“心连心”模块走访群众18万人次,线上为群众解决问题6900多个,帮助群众完成“微心愿”4万余个。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智治支撑,克服硬件建设投入不足、基层科技人才短缺等问题,打造具有绥宁特色的基层群众自治新模式,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贡献绥宁力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向纵深发展。”苏仁华信心满满。


      相关标签:绥宁邵阳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