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说一堆湖南人凑在一起,那么,其中最敢“振臂一呼”“挑头破局”的大多是邵阳人。他们敢于“睁眼看世界”,敢于“打死架”,不仅读书厉害,经商也久负盛名,“铁打的宝庆”历来有一种骨子里的上进气概。
如今,邵阳正充分发挥霸蛮精神,敢想敢干。这个曾经的老工业城市又开始焕发出褶褶光辉,全球最大的工程搅拌车生产基地、世界鞋都、世界打火机之都、特种玻璃谷等名号越来越响。
邵阳城市风景。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战疫情、抗干旱、保民生、促经济……邵阳人民一仗接着一仗打,在逆境中攻坚克难、稳步前行。数据显示:2022年,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0亿元、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进出口总额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
邵阳牢牢把握“高、新”定位,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优势,谋实发展思路,细化政策举措,强化战略执行,奋力打造“三个高地”。
战略引领 积蓄磅礴潜能
招商,就是抓产业、促发展、谋未来!今年8月,邵阳一举揽下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第五届东盟·湖南(邵阳)名优产品交易会,进一步密切东盟经贸往来,打造地方和企业对接东盟合作新平台,推动湖南和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同月,邵阳东盟科技产业园一期开园,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箱包服装等行业的优质企业39家,投产企业12家,办理外贸出口资质企业18家。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
乘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与东盟深化合作的“东风”,邵阳高质量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以三一智能生态汽车城为代表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发展,工程搅拌机械全球产销第一;九兴鞋业在越南、缅甸、印尼都设立了生产基地;邵阳纺织机械远销全球;以打破国际垄断、具有核心技术的盖板基板玻璃项目异军突起,聚集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显示功能器件产业;以拓浦精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智能小家电年产高端厨电400万台,产品销往全球28个国家。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邵阳市拓展东盟地区贸易网络提供了良好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一变天地宽。
邵阳市委、市政府谋定“二中心一枢纽”大计,先后出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关于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若干意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行动方案》《邵阳市“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建成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奋力打造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湘南湘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际先进水平的“特种玻璃谷”,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地区、非洲的产业集聚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特色轻工产业基地。
引过来、留得住、走得远!邵阳在政策引领的基础上,加强“育商”力度,让招来的“商”引来的“资”在邵阳本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融入当地并成为当地的品牌企业或品牌产品,并且形成走向世界的大格局。正是精准定位的战略方针,为邵阳转型提供了路径,为邵阳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位推动 项目相继落地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对城市发展来说,“水”“土”就是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和吸引力,邵阳如何滋养水土?
今年以来,邵阳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创建优化营商环境110平台,解决企业困难诉求710件,查处典型案例26件。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邵阳经开区审批权限124项,梳理“一件事一次办”380项。全面对接落实“湘易办”建设,邵阳迈入“掌上办事服务新时代”。
邵阳市委书记严华在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工业企业发展情况。
12月17日,邵阳市委书记严华在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时强调,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把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全面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做优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制造强市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寒冬时节,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智能厂房、整体车库、重大项目鳞次栉比,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在彩虹集团(邵阳)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数个智能机器人密切配合,它们手里的玻璃方块将从这里走向世界。为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端盖板玻璃基地,邵阳市委、市政府着力补链、强链、延链,28家下游产业链项目被纳入考察,总投资超过62亿元,“中国特种玻璃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由此产生。
“邵阳市委、市政府很关心支持产业发展,点对点为企业解决问题,包括用工、资金补贴、污水处理等。”邵阳美丽来发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对邵阳的营商环境给予了高度肯定。面对新冠疫情、经营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诸多瓶颈,该公司仍然完成进出口总额约25亿元。
今年以来,邵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各县市区园区和邵阳经开区企业,面对面了解发展需求,点对点帮助解决难题。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产业集群(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机制,九大重点产业链分别由一名或两名市级领导联系并担任链长,共联系119家重点企业,其中重点税源企业96家,500强重点企业23家,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建立市领导结对联系24名院士和上市公司邵阳籍高管制度,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市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累计51次,共签约项目267个、金额827.61亿元;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6个。全市市场主体总量46.22万户,其中实有企业9.5万户,排全省第2。
政策引导 激活发展动能
自古以来,邵阳人除了打仗厉害、读书厉害,做生意也挺厉害!古时的邵阳商帮绵延至今做出了“世界级”的生意。邵商一度在业界享有美誉——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阳人!100多万邵商分布在全国及世界各地,拥有4万多亿元资产、2万多家规上企业、涵盖100多个行业和领域。
第六届全球邵商大会暨中小企业合作推进会召开。
在第六届全球邵商大会暨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推进会上,严华诚挚邀请广大邵商回乡投资兴业,“邵阳是邵商永恒的家园、坚强的‘后盾’、温暖的‘港湾’,市委、市政府将拿出最高效率、最好政策、最实举措、最优环境,让大家投资安心、创业放心、发展顺心、生活舒心。”截至目前,邵商回乡投资超过3000亿元,占邵阳市招商引资总额近八成。邵阳市多个湘商产业园引进的863家企业,80%以上由邵商投资。
邵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邵阳发展的第一抓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吸引投资的政策文件,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尤其是“邵商回归”工作,创新出台《异地邵阳商会评优奖励办法(试行)》,举办全球异地邵阳商会会长视频会议暨招商引资推介会、“正和岛百位企业家邵阳行”等活动,推进“邵商回归”工程,积极融入沪昆高铁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与东盟、非盟、欧盟等地区的对接与合作。
“所有成就,都离不开家乡开放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在邵阳东盟科技产业园新办公室里,园区创办人刘纯鹰感慨道。2010年,刘纯鹰就开始思考如何把积累的资源带回家乡、建设家乡。他创办的邵东箱包服装进出口企业协会,帮助50多家本土企业将产品销往海外。如今,刘纯鹰联合老挝、越南、缅甸等国的湖南商会,在邵阳经开区投资50亿元,建设东盟科技产业园,打造邵品出邵基地、对接东盟新平台。
目前,东盟地区由邵商创办的企业数量和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邵阳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的行业规模企业和本土特色优势企业,正在成为对接东盟贸易的“桥头堡”。
邵阳城区。
沿着全省总体发展框架的脉络,邵阳强练“内功”,破浪前行,实现了百亿制造企业、百亿工业项目、国家级经开区、千亿园区和上市公司历史性突破……每一份收获的背后都凝聚着邵阳人民的心血与汗水,都得益于每一位热爱这座城市的建设者,并且回馈着每一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23年,奋斗将是邵阳最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