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华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取得全方位发展: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总体实力大幅跃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199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2012年迈上千亿台阶,2019年突破两千亿大关,2020年达到2250.8亿元,时隔14年后重返全省第二方阵首位。
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49年的88.5:3.8:7.7调整为2020年的17.8:31.0:51.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全市实现粮食播种面积743.93万亩,总产量323.96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2019年,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观摩会在邵阳召开,2020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共1801户,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1%,全市产业发展工作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表彰。园区建设突飞猛进,2021年,邵阳经开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10个,入园企业达2975家,规模企业1274家。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3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88万,位居湘中湘西南首位。2017年,邵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邵阳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大湘西片区首个提名资格市州。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进入“高铁时代”,步入航空时代。全市发电量由2012年的68.26亿千瓦时提升到2020年发电量99.46亿千瓦时。“气化邵阳”稳步推进,邵阳-邵东、邵阳-邵阳县已建成投产,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正在积极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有序推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三去一降一补”成果不断巩固,“放管服”改革深入深化,全面推行“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国企改革、关闭落后小煤矿、关闭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不动产统一登记等创造“邵阳经验”。公立医院改革、公车管理改革全面完成。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一村一辅警”、邵阳“快警”创造了全省、全国经验。邵阳海关正式开关运行。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
相关标签:邵阳、邵阳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