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南的乡下,除了用黄豆做的豆腐,还有几种用其他原料做成的糊状的食物,因为做成功之后都成了豆腐一样的块状,乡下人就统称这些食物为豆腐。做法都很相似,也很简单,是典型的绿色食品。
米豆腐:小时候去姑妈家,常常能吃到这种豆腐。姑妈把糙米浸泡透,用石磨推成米浆盛在一个木盆里。再用适量的石灰水放进米浆里(起催化作用),一时半刻之后,白色的米浆变成了米黄色的糊状,这米豆腐就做成功了。
炒米豆腐的时候,先放少量的食油和着姜末爆炒。闻到香气了,就放一勺清水在锅里。汤水快开的时候,放点切碎的新鲜红辣椒。等汤水烧滚了,再把米豆腐切成拇指头大小的一块,放进锅里。这切米豆腐是很有道道的,因为整块的米豆腐是放在手里的,所以,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道,以免伤了手。等汤水再一次烧开,块状的米豆腐在锅里打滚了,就可以舀进碗里,在碗里放些韭葱,那香喷喷的米豆腐汤就做成了。
鸭母丝豆腐: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小姑父去大山里砍柴。挑柴回家的路上,实在是又累又饿,于是就坐在山里人家的门口歇肩。已经是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主人家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男孩在吃着一种我从来没见过的食物。那婶娘见我双眼望着她儿子的碗,就盛了一碗给我,我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滋味,几口就把那碗豆腐状的食物一滴汤水也不留地吃得干干净净。回到家里,母亲才告诉我那食物叫“鸭母丝”豆腐。
这是一种我们这里的方言叫做“鸭母丝”的小灌木的叶子做成的豆腐。因为这种植物叶子的叶子像鸭子张开的脚板一样,所以,人们就把这植物叫成“鸭母丝”了。
端午节前后,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而这时的“鸭母丝”的叶子长得正茂盛。旧时节,人们在这时 漫山遍野地寻找这种植物。把叶子摘回家后,准备好木盆、火灰、棕皮,最好是在水井边,用清水把叶子洗干净,就开始做“鸭母丝豆腐”了。
先是把鸭母丝叶子放在木盆里拼命地揉捏,揉捏出淡绿色的水汁。再用棕皮裹紧成细末的火灰,放在水里浸泡,再把火灰水捏出来。鸭母丝叶汁和火灰水都弄好后,就适量放些火灰水在盛了叶汁的盆子里。这样大概半个小时后,像凉粉一般的“鸭母丝豆腐”就做成了。
这种豆腐是玉白色的,味道有点涩。吃的时候最好放些酸水或酸辣椒,不能吃得太多,吃得太多会泻肚子。
苦槠、元槠豆腐:每年八九月的时候,山里的苦槠果、元槠果都熟了。这种野果是不能生吃的,有很浓的苦涩味。但是,做成豆腐的话,却是一道地道的绿色美味。
在山上把野果捡回来以后,先晒干,再脱皮,接着就放在石磨上磨成粉末。越干越好,这样就更容易被磨成细细的粉末。苦槠豆腐的做法与米豆腐一样,但是在放石灰水的时候,相对于米豆腐来说要稍微多一点,成为豆腐的时间也久一点。大概一个小时后,就会有了米黄色变成褐色的豆腐块了。可以生吃,也可以开汤吃,还可以晒干做成豆腐干炒着吃。
这几种土制豆腐都有开胃和消暑的功效,而且是十分正宗的绿色食品,有利于健康。现在的物质非常丰富,除了米豆腐,其他的两种很少有人做了。但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这种传统工艺,却是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