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邵阳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健康邵阳专场举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田清良发布新闻。市卫健委、市医疗保障局、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邵阳市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补齐医疗卫生事业短板,切实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优先发展,提升全民卫生和健康水平,为群众撑起坚实的“健康伞”。
全市医疗机构的床位数由2010年的16823张,增加到当前的38961张,增长131.6%,千人床位数为5.34张;医师数由2010年的8547人增加到当前的16294人,增长90.6%;护士数由2010年的6622人增加到当前的18978人,增长186.6%。
健康防线全面构建
长期以来,邵阳一直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筑牢健康防线。
全市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由1978年的1477.40/10万、10.02/10万下降到2017年的454.31/10万、1.57/10万。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的疫苗种类不断增加,达到了14种疫苗预防15种传染病。
2019年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009年的15元提高到69元,服务项目扩大到31项。截至2018年底,全市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715万份。开展了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和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三年全市“两癌”筛查45.2万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10.7万人。
医改工作全面推进
2009年实施医改后,邵阳市明确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两个方面推进。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基本理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价格调整机制、医保支付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也正在向纵深推进,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已经初步形成。
以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到2018年底,共建成医联体36个。组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856个,101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师签约全覆盖。
医疗保障全面实施
邵阳市医保工作自2000年启动以来,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稳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继续深化,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医保基金监管不断加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医疗水平全面提升
目前,全市三级医院已达8家,其机构数、开放床位数、从业人员数和医疗服务总量居全省前列。
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夯实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落实医疗技术规范,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医疗条件全面改善
建成了市中心医院东院,初步解决了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在全市3110村建起了一个规范化的村卫生室,结束了村一级没有“医院”的历史。2016年-2019年,邵阳市共争取中央预算投资项目20个、3.7亿元,完成和推进了隆回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项目建设。目前,全市每个乡镇均有一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每个街道均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基本上有一个村级卫生室,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回归了公益性。
健康扶贫全面发力
全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启动以来,市卫健委积极协调人社、民政、财政、扶贫、医保等部门,全力落实健康扶贫有关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因病致贫返贫减少6.4万户、近10万人。
建立健全了让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的政策体系。2017年至今,各级财政共列支兜底保障资金17989.5万元,医疗救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从2017年的58.51%提高到2019年8月31日的87.64%。
全面实施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补偿与救助报销周期长、手续复杂、领取补偿款往返跑路现象。同时,完善扶贫到户机制,建立贫困人口信息健康档案,针对健康状况评估状况,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指导科学就医,全力做到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