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丝弦亮相“全国非遗曲艺周”
武冈丝弦是一种民间曲艺,已有四百多年的演唱历史。武冈丝弦产生于明朝初年,主要流传于以武冈为中心的邵阳、隆回、洞口、城步、新宁等地,是在元杂剧、南曲、小令、江南丝竹音乐的基础上,经朱王府的乐师、歌妓吸收武冈、邵阳一带的民歌、小调加工而成的。是湖南曲艺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主要为珉藩王王宫所专享,明中叶以后逐渐传入民间,流行于当地上流社会和有闲阶层。
武冈丝弦的曲调高雅、旋律轻柔、唱腔舒展、色彩丰富、如云行流水、珠落玉盘,使人情感交集、心旷神怡,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在武冈丝弦中“独对孤灯”、“独坐绣楼”、“摘葡萄”、“越调”、“秋江”、“双下山”很有代表性。
公元1424,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朱楩由福建迁到武冈。他不问百姓疾苦,不理政事,整天沉醉在花天酒地里,迷恋在宫女们的莺歌燕舞中。其中有大部分宫女来自江浙一带,她们把当地的民间小调“江南丝竹”带到了武冈,专为朱楩演唱。
这些曲调由于悠雅动听,很受朱楩喜爱。朱楩的子孙在武冈传袭王位14代,272年。期间宫女交替更换,凡年龄大一点的都转到民间,民间也就流行了“丝竹”的传唱,形成了“武冈丝弦”。
丝弦新人
1956年,邵阳市行署文教科组织对传统曲艺进行深入发掘、整理,编印了《武冈丝弦音乐》。
2006年,武冈丝弦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5月,“武冈丝弦”列入全国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至1895年—1898年,当时县衙干事浙江人张坦宜酷爱“江南丝竹”,弹得一手好琵琶,在武冈音乐爱好者中很有影响。
期间,武冈多才多艺的音乐界名人李国珍拜张坦宜为师学艺。
两人经常一起切磋。在弹唱“江南丝竹”的同时,又将武冈本地的地方花鼓及祁剧昆腔、湘剧高腔、汉剧高腔等剧种融入其中,并吸收以花古戏曲牌为主,运用其它戏曲声腔节奏缓慢,曲调清柔婉转的特点,进行武冈丝弦的探讨与创新。经过不断发展变革,逐步形成了武冈丝弦音乐的独特风格。
到了二十年代初,武冈丝弦发展到了高峰,并成立了“都梁丝弦委员会”,推选李国珍担任会长,王少郁、李石娘等七位能歌善奏的著名艺人为委员,将丝弦内容全面规范,并将曲牌发展到几百首,在省内外很有声望,成为湖南著名的四大丝弦之一。
武冈丝弦《双下山》
解放后,县文化馆于1956年、1960年先后两次组织邵阳彭柳林、武冈陈升蘶、邓小龙、邓兴艾等人对武冈丝弦进行搜集整理,并邀原唱老艺人杨端祥来武传唱。可在文化大革命中,将搜集整理的资料付之一炬。
直到1979年在上级关于抢救民间音乐的指示精神下,文化馆又组织专业人员罗树林等进行抢救性搜集。
可原唱老艺人也只幸存二位。几百首曲牌中,完整的折子戏只留下《秋江赶船》、《双下山》及曲牌《西宫词》、《摘葡萄》等不到二百首,有很多的好曲牌已经失传。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强,武冈丝弦又重新活跃在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生活中。特别是近10多年来,无论从家庭聚会到音乐茶馆,从大街小巷到公园广场,及大小音乐晚会都能听到悠扬的丝弦音乐。